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分型及治疗
肱骨大结节骨折一般来讲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。直接暴力产生的骨折大多数是粉碎性的,很少有移位的。而间接暴力会使得大结节被撕脱形成伴有移位的骨折,不过暴力较小可能移位没那么的明显。
肱骨大结节骨折分型
1.AO 分型
肱骨大结节骨折属于肱骨近端骨折 11-A1 型,根据移位程度,分为 AI-1:骨折无移位,A1-2:骨折有移位但无肩关节脱位,A1-3:大结节骨折并伴有肩关节脱位。
2.形态学分型。2014年Mutch等提出将肱骨大结节骨折按照形态学分为3型:
撕脱型骨折:通常骨块较小,且下方骨折线多横行。机制与肩袖撕裂类似,是由于肌腱的牵拉造成,可行双线缝合或桥式缝合治疗,占39%。
劈裂型骨折:为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典型表现,大块的骨折块,骨折线纵行,占41%,机制是由于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时关节盂前缘的撞击挤压,可采用缝合、张力带、螺钉、钢板技术治疗。
1.无移位者:上肢悬吊制动3~4周,而后逐渐功能锻炼。
肱骨大结节骨折分型
1.AO 分型
肱骨大结节骨折属于肱骨近端骨折 11-A1 型,根据移位程度,分为 AI-1:骨折无移位,A1-2:骨折有移位但无肩关节脱位,A1-3:大结节骨折并伴有肩关节脱位。
2.形态学分型。2014年Mutch等提出将肱骨大结节骨折按照形态学分为3型:
撕脱型骨折:通常骨块较小,且下方骨折线多横行。机制与肩袖撕裂类似,是由于肌腱的牵拉造成,可行双线缝合或桥式缝合治疗,占39%。
劈裂型骨折:为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典型表现,大块的骨折块,骨折线纵行,占41%,机制是由于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时关节盂前缘的撞击挤压,可采用缝合、张力带、螺钉、钢板技术治疗。
压缩型骨折:约20%,骨折块向内下压缩。损伤机制肱骨头脱位时撞击关节盂下方或极度外展时撞击肩峰下方,与Hill-Sachs损伤的区别是,被压缩的是大结节处骨质,而不是肱骨头后方关节面。多可保守治疗,手术治疗用于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、MRI提示有肩袖撕裂的患者,约2 / 3。
1.无移位者:上肢悬吊制动3~4周,而后逐渐功能锻炼。
2。有移位者:先施以手法复位,在局麻下将患肢外展,压迫骨折片还纳至原位,而后在此外展位上用外展架固定。固定4周后,患肢在外展架上功能活动7-10d,再拆除外展架让肩关节充分活动。手法复位失败,且骨折片移位明显者,可于臂丛麻醉下行开放复位+外固定术。
上一页 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支架操作讲解
下一页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